具體講:
一是容言。正反兩方面的話都要聽得進去。不能聽到好話就笑,聽到惡話就跳。
二是容過。人各有所長,各有所短。作為領導者要多看別人的長處,少看別人的短處,多看長處會愈看愈順,多看短處會愈看愈厭。
三是容人。特別是能容與自己意見相左甚至竭力反對自己的人,不以個人好惡論親疏,不以個人恩怨定去留。
四是容超。要善于發(fā)現(xiàn)和培養(yǎng)人才,敢于讓別人超過自己。要像教師對待學生那樣,唯求“青出于藍而勝于藍”,把學生超過自己當作無尚榮光之事。
用人敢于破格。古人云:夫治國猶如治身,治身之道務在善神;治國之道務在舉賢,是以養(yǎng)身求生,舉賢求高。何謂賢者?德才兼?zhèn)湔咭病_x擇、使用德才兼?zhèn)湔撸矣谄聘,大膽啟用。什么?ldquo;格”呢?“格”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常規(guī)、慣例。身份、年齡、學歷、經(jīng)歷都可能成為制約某些人才的“格”。因此,破格,就是要打破常規(guī)、慣例,注重人才素質方面的綜合考察,使人才特別是有覺悟的能人的作用得到充分發(fā)揮;破格,就是要建立不比職級比政績,不比資歷比能力,不比文憑比水平的用人機制。
用人不必求全。從人才學的角度看,由于人的經(jīng)歷、學識、性格、行為、能力及興趣愛好等諸方面的差異,人才就有所謂帥才、將才、相才之分,有所謂能才和專才之別。我們在選拔和使用人才時,要知人善任,量才使用,求賢不求全。選才要堅持德才兼?zhèn)洌⒎乔笕焸,不能因瑕棄瑜。我們是求能人而不是去求完人,要重人才但不能苛求全才。追求完人在理論上是形而上學的,在實踐中是機械教條的。古人有言: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尋求完人自己可能成為孤家寡人。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在《有效的管理者》一書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論述:“倘若所有的人沒有短處,其結果至多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組織。所謂樣樣都是,必然一無是處,才能越高的人,其缺點也可能越明顯。有高峰必有深谷,誰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。”因此,正確地使用人才就是要根據(jù)每個人的特點,用其所長,避其所短,大才大用,中才中用,小才小用。這樣,才能人盡其才,才盡其用。要盡量做到:對有爭議的人辯證看,對有失誤的人全面看,對有棱角的人從本質看,對資歷淺的人從發(fā)展看。這才是科學的用人之道。
用人要看實績。西漢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說過:功盛者賞顯,罪多者罰重。不能致功,雖有賢名,不予之賞。這表明古代有識之士是非常重視官吏的政績考核的,F(xiàn)在,考核任用仍然要重實績。實績就是用實干精神和實際本領創(chuàng)造出來的工作業(yè)績。這些業(yè)績能看得見、摸得著,能給老百姓帶來真真切切的實惠,能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。要憑實績用人,而不能片面強調年齡、強調文憑、強調考試成績。
用人要聽公論。公論即群眾公認,就是為大多數(shù)群眾所認可和擁護。干部的評價主體是與其朝夕相處的群眾,他們對干部的工作了解最多,成績和問題看得最清楚,最有發(fā)言權。堅持群眾公認,就是充分相信和依靠群眾,擴大民主,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選擇權和監(jiān)督權。凡是多數(shù)群眾不擁護、不贊成、不認可的,不能提拔任用。要在充分發(fā)揚民主的基礎上,認真聽取群眾對干部德、能、勤、績、廉方面的綜合評價,對那些德才兼?zhèn)洹嵖兺怀、群眾公認的,要委以重任;對德才平庸、力不勝任的,要堅決調整下來。
用人注重考核。要建立一整套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,形成制度的用人,才是規(guī)范的用人。在建立制度的過程中:
一、要突出定期考核與不定期考核制度相結合。定期考核有半年考核、年終考核及屆中考核、屆滿考核;不定期考核是根據(jù)各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完成情況,隨機考核。
二、要突出硬性考核與軟性考核相結合。硬性考核是指按照工作實績的具體指標逐一考核,打分排隊,確定名次;軟性考核就是要到群眾中去,聽取意見,側面了解,作出評價。
三、要突出考核獎勵與考核懲罰相結合。根據(jù)考核結果,該獎則獎,該罰則罰,該升則升,該降則降,真正形成用人的制度化、規(guī)范化和科學化。
伯樂相馬讀后感(一)
今天,我讀了一篇課文名叫《新伯樂相馬》。有一次,伯樂路過太行山看見一匹馬望著他叫,他不知為什么,上前一看才發(fā)現(xiàn)是一匹千里馬,千里馬拉著鹽車,上坡累得蹄子僵硬膝蓋打彎,皮也磨爛了,嘴鼻里流出的白沫撒了一地,非?蓱z。伯樂就拉著馬韁繩痛哭,他覺得委屈了千里馬,千里馬見伯樂這個知己,便揚起蹄子,一邊仰起頭,高聲長嘶,那聲音直沖云天,久久回蕩在太行山的峰巒。
一匹千里馬卻用來拉鹽,這可太不合情理了,真夠委屈千里馬了,把它弄得混身是傷,幸好有伯樂相救,千里馬也非常高興千里馬如果用來拉車就不對了,拉車是只有專門拉東西的馬才適合干這種事。
千里馬和普通馬雖然都是馬,但是要把他們用到合適的地方。
伯樂相馬讀后感(二)
最近,我讀了一篇故事,名叫《伯樂相馬》。故事里面有很多成語,以后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用到,比如說:辛苦倍至、毫不猶豫、大吃一驚、盡心盡力、骨瘦如柴、神采飛揚、神俊盡現(xiàn)、手舞足蹈、威風凜凜、策馬馳騁、馳騁沙場等等。還有一些優(yōu)美的句子,比如說:“馬夫按照伯樂告訴的法子精心喂養(yǎng)了半個月以后,這匹千里馬果然變的神采飛揚,神俊盡現(xiàn),當楚王再一次的見到這匹馬的時候,頓時手舞足蹈,當即跨上馬背,威風凜凜地揚起馬鞭,策馬馳騁起來。馬上的楚王只覺兩耳生風一般,只是喘氣的功夫,就已經(jīng)跑出了百里之外了。”這些描寫非常傳神,我仿佛看到一匹馬站在了我的面前。 讀完這篇故事,我想到了很多很多。爸爸告訴我:伯樂常有,而千里馬不常有。我非常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為一匹千里馬,成為國家的棟梁,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獻計出力,做出貢獻。但是現(xiàn)在,我還只是一名小學生,只是一名小馬駒,要想真正成為一匹千里馬,就要付出好多的努力,更需要伯樂的關心和幫助。對我來說,老師就是我的伯樂,只有老師的精心培養(yǎng)和關心愛護,我才能慢慢長大成長,從今天的小馬駒變成明天的千里馬!www.liuxue86.com
伯樂相馬讀后感(三)
人物:楚王和伯樂(孫陽)
時間:春秋
事情: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。
伯勒在齊國返回的時候看見一匹拉鹽的馬。伯樂從叫聲中聽出了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。伯樂從賣鹽人的手中買來了這匹瘦骨如柴的馬直奔在楚王宮。半月以后,這匹馬馳騁沙場,立下不少功勞。
感悟:伯樂相馬大家都知道,但我有一個疑問,伯樂帶來了一只千里馬,而千里馬愿意嗎,愿意在疆場是浴血奮戰(zhàn)嗎?如果愿意,那自然好,但如果不愿意呢,它只愿意平平凡凡的拉鹽呢?
重點語句:伯樂是害了馬還是救了馬?
伯樂相馬讀后感(四)
傳說中,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。在人間,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(yōu)劣的人,也稱為伯樂。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,他是春秋時代的人。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,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,干脆稱他為伯樂,延續(xù)到現(xiàn)在。
一次,伯樂受楚王的委托,購買能日行干里的駿馬。伯樂向楚王說明,千里馬少有,找起來不容易,需要到各地巡訪,請楚王不必著急,他盡力將事情辦好。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,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,都仔細尋訪,辛苦倍至,還是沒發(fā)現(xiàn)中意的良馬。一天,伯樂從齊國返回,在路上,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,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。馬累得呼呼喘氣,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。伯樂對馬向來親近,不由走到跟前。馬見伯樂走近,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,大聲嘶鳴,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。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,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。伯樂對駕車的人說:“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,任何馬都比不過它,但用來拉車,它卻不如普通的馬。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。”